肥城市龍山小學校園網建設按照“需求推動、注重實用、總體規劃、分步實施、重點建設、加強管理”的指導思想進行。具體操作時,應遵循以下標準:
無線校園根據不斷整合和優化校園網的工作思路,依照2012年教育部頒發的《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(2011-2020年)》中對“基本實現寬帶網絡完全覆蓋”和“中小學數字校園建設”發展規劃,遵循《泰安市中小學校園網建設技術標準》
原校園網絡教育專線通過100M收發器接入校園網,樓宇通過光纖互聯核心設備,各樓層之間采用百兆非網管交換機互聯,光纖互聯通過百兆收發器進行光電轉換。本方案的總體目標是:
l 學校原有有線網絡設備升級,由100M非網管交換設備升級到可網管的千兆設備
l 核心設備升級到支持上聯萬兆互聯,下聯光纖千兆到樓宇,樓宇間由100M光收發器全部更換為千兆光模塊直接接入交換機
l 智慧教室光纖到房間,內部六類網線覆蓋,實現全千兆網絡互聯
l 針對電子書包教室、會議室、室外主干道實現千兆網絡無盲區覆蓋
項目設計原則
1. 穩定的無線覆蓋
無線信號由于會受到天氣、周邊環境及已經部署在學生樓宇其他強電信號源的干擾,確保新建無線信號的穩定是本次建設的首要解決的問題。通過實際環境地勘,測試無線信號等方法,確定影響本次無線建設的各種因素,進行綜合分析,確保新建無線網絡在信號穩定、無盲區的覆蓋。
2. 安全的無線覆蓋
無線網絡通過廣播SSID的方式,為信號覆蓋范圍內的終端提供無線接入的信息點,由于無線信號的開放性,如何有效阻止未授權學生接入無線網絡是確保無線網絡穩定的前提。在無線網絡覆蓋安全方面,將采用強制接入認證、非法AP抑制等技術手段,確保接入無線網絡學生的合法性和唯一性。
3. 可控的無線覆蓋
本次項目建設具備范圍廣、學生多和新增設備多等特點,做到對網絡所涉及到的設備資源的可控,使得該網絡中的所有設備運行在最佳狀態,整體提升無線網絡的健壯性。
4. 科學規劃,協調發展、安全優先的原則
校園網建設是復雜的系統工程,涉及教育,教學、科研和管理等多個方面,應從中小學教育的整體效益和教育現代化建設的需要出發,統籌規劃,合理分工,分步實施。正確把握校園網建設的方向,確保校園網建設的各個方面協調發展,形成整體效益和整體優勢,防止重復建設,避免資源浪費。要在規劃設計中堅持安全優先的原則,高度重視信息安全,嚴防信息泄露;堅持遠期規劃與近期規劃相結合;堅持校園網建設與泰安市教育專網建設相結合。
寧陽縣試點學校規劃、設計、實施校園無線網絡,實現智慧教室無盲區覆蓋,教室內各個位置都有電子書包終端,老師會拿著終端頻繁移動,這就要求無線信號在每個角落都有良好的覆蓋,教室中每個學生都有一臺電子書包終端,總數接近60臺,上課時所有終端會同時進行數據傳輸,播放課件、點播視頻等,無線網絡支持超高并發用戶數并具備高性能,并且無線網絡承擔教學關鍵業務,要求網絡具有極高的穩定性和可靠性